观点--我国拉床行业需要紧牢抓研发和技术
我国拉床行业需要紧牢抓研发和技术
据了解,拉削一道工序就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铣、磨、刨三道工序,但是由于国内拉削技术发展缓慢,也没能得到较好推广,拉削机床在金切机床中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
观点:相比已跻身于国际前沿的机床行业,特别是钻镗类加工中心,我国的拉床制造仍处于世界二、三流水平。随着汽车等制造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其对拉床的精度、效率、柔性、可靠性、通用性、环保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国拉床行业进一步发展需要紧牢抓研发和技术。
机床行业的信息化系统整合之路
我国机床行业企业在八十年代就迈动了信息化的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来说,与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观点:系统的整合必须首先解决数据共享,机床制造业的产品数据来源于CAD和CAPP,所以CAD和CAPP必须能自动为ERP提供准确、完整、规范的数据,尤其对于多品种生产企业更为重要,否则将成为ERP实施中的障碍。所以应用好PDM系统解决CAD和CAPP与ERP的整合,在此基础上实施ERP就有了保障。
我国精密机床轴承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机床行业对P4及其以上级超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约15万套的需求量中,一半左右来自诸如FAG、NSK、SKF、SNFA等国外著名轴承公司。
观点:国内主要机床轴承配套企业,已经开始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在加工条件、检测手段、配对技术和可靠性研究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主要型号的小批试制产品和一些型号的批量生产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替代进口只是个时间和规模问题。
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出“技工荒”怪圈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技能人才需求大增的当下,新型技术人才的紧缺,已成制造业挥之不去的“通病”。
观点:由于社会对于工人的轻视和偏见,年轻人片面追求高学历不愿当工人,造成了技工人才的缺失。怎样走出“技工缺失”的怪圈?业内普遍认为,加快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是首要任务。学校与企业可签订培养协议,采用“订单培养”方法,引导职校面向劳动力市场,培养更多实践型技工人才。
五轴加工中心发展方向及重要性
五轴加工中心是专门应用于非金属以及有色金属材料加工的专业五轴设备,它可以对复杂的空间曲面进行高精度加工,工件一次装夹就可完成多面的异型加工。
观点:作为机械加工业中重要的设备,近年来在品种、性能、功能方面有很大的进步,新型的五轴加工中心可用于航空、航天零件加工;有专门用于模具加工的高性能加工中心,集成三维CAD/CAM对模具复杂的曲面超精加工;有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大批量零件加工的高速加工中心,生产效率高且具备柔性化。五轴加工中心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迅速,前景越来越光明。
中国机床制造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目前,销售机床产品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出售机器,而是要为顾客打造完整的解决方案。
观点:中国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是世界最大机床及金属加工市场,中国产品具备很强的价格竞争力。中国企业应明确自身定位,在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高度关注不同国家、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加强对产品的服务支持。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 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