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金属加工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品快报 > 功率损耗为零的小型非接触式电流传感器“BM14270AMUV-LB”

功率损耗为零的小型非接触式电流传感器“BM14270AMUV-LB”

http://www.b2b.hc360.com 中国金属加工网 信息来源:Author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5日浏览:1258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面向大功率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电池驱动的无人机等通过电流来检测工作情况的各种工业设备、消费电子设备,开发出集非接触式检测、零功率损耗(零发热)、超小尺寸三大优势于一身的非接触式电流传感器“BM14270AMUV-LB”。

近年来,全球的节能意识与安全意识越来越高,环保法规也越来越严格,要求大功率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要实现电力的可视化并采取安全措施。与此同时,电流传感器的需求逐年增加,以往采用霍尔元件的电流传感器,消费电流较多,灵敏度较低,因而需要在电流传感器内部布线等,市场亟需小尺寸、低损耗、高可靠性兼备的电流传感器。ROHM针对这些课题,通过采用高灵敏度、低消费电流的MI元件,开发出完全无需接触即可检测电流的新产品。

“BM14270AMUV-LB”是融合ROHM合作伙伴爱知制钢株式会社的MI元件*1开发技术、ROHM擅长的半导体生产技术和传感器控制技术优势而诞生的新产品。该产品作为电流传感器,采用高灵敏度、低消费电流的MI元件,实现了非接触式检测(无需在电流传感器内布线),同时实现了业界最小尺寸(3.5mm见方)和工作时的超低消费电流(0.07mA,仅为以往产品的1/100)。另外,还具有抗噪声的干扰磁场消除功能,无需屏蔽措施即可安装在PCB板上。不仅如此,内置的A/D转换器采用数字输出,可减少微控制器的负担,并可更轻松地监测电流。利用这些产品优势,可高可靠性地且轻松地进行各种应用的电流检测,包括从大功率工业设备到电池驱动的小型设备。

本产品已于2019年11月开始出售样品(样品价格1000日元/个,不含税),预计将于2020年1月开始暂以月产10万个的规模投入量产。前期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 Apollo Co., Ltd.(日本福冈),后期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 Electronics Philippines Inc.(菲律宾)。

未来,ROHM将继续开发工业设备和IoT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性能、高可靠性传感器产品,为社会的安全与舒适贡献力量。

<特点详情>

1. 非接触式电流检测、零功率损耗,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以往采用霍尔元件的产品,如果不在电流传感器内布设电流线,就无法检测电流,而布线则会产生损耗、发热问题,万一电流传感器损坏,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停动。而ROHM新产品利用MI元件的高灵敏度特性,能以非接触方式检测电流,即使在使用高电压的应用中,也不会发生额外的损耗和发热问题,并且无需绝缘,设计更简洁,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小型、超低消费电流,非常适用于电池驱动设备

以往的产品,霍尔元件本身的消费电流就很大,因此当作为电流传感器产品使用时,会产生10mA左右的消费电流。而新产品利用MI元件的低消费电流特性,实现了超低工作消费电流0.07mA(5V工作时的消费功率0.35mW),与以往产品相比,消费电流仅为1/100。此外,相比以往6.0mm x 4.9mm的尺寸,新产品仅3.5mm见方,业界最小的消费电流加上超小尺寸,非常适用于电池驱动设备。

3. 具有消除干扰磁场的功能,无需屏蔽措施即可安装

以往产品会因受地磁等干扰磁场的影响而产生测量误差,需要采用磁屏蔽措施来屏蔽干扰。而ROHM的新产品,安装在PCB板的往复布线上,利用内部的双感应单元即可消除产生噪声的干扰磁场,仅会检测到原本需要测量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因此无需屏蔽即可实现高精度测量。

4. 数字输出,电流检测更轻松

内置的A/D转换器采用数字输出,安装于服务器等应用时,可减少微控制器的负担,从而可更轻松地检测电流。

<应用示例>

◇服务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蓄电系统、功率计等基础设施周边的应用

◇机器人、FA设备、空调等大功率设备

◇无人机等电池驱动的应用

适用于电流监测和监控领域的各种应用。

<术语解说>

*1) MI元件(Magneto-Impedance元件)

使用特殊非晶丝的元件,爱知制钢株式会社于全球首家推出。可检测磁力和磁场。用很低的消费电流即可进行高灵敏度的检测,作为促进物联网发展的新技术,有望应用于各种领域。


分享到:0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 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共0条)】

  • 还可输入(1000个字符)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中国金属加工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精华文章

基于水下机器人的3D打印技术,可用于修复海底管道

Norweigan 海底机器人专家Kongsberg Ferrotech透露,它目前正在开发一种用于[更多]

和利时电机超短系列低压伺服电机在无人堆高机器人上的应用

无人叉车在智能仓库中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智能搬运成员之一,但很多工厂车间的现[更多]

新型无心磨床:采用高精度滚子导轨 可以经济地加工小批量零件

2021年4月25日消息,新型Tschudin Cube 350无心磨床使用的是NSK的RA系列低摩[更多]

华中数控发布全球首台智能数控系统——“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

在北京第十七届国际机床展举行期间,华中数控新一代人工智能数控系统——“华[更多]

全感知AI物流系统RoboView的视觉应用:利用视觉技术解锁车厂协同新模式

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升级和落地,工厂内的智能搬运和智慧物流也越来越被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