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金属加工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端访问 > “模具医生”陆荣良:千万次磨炼只为一“丝”精进

“模具医生”陆荣良:千万次磨炼只为一“丝”精进

http://www.b2b.hc360.com 中国金属加工网 信息来源:Author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7日浏览:14740

匠心独白:模具行业是精度要求最高的行业之一,模具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精度,每向前推进一“丝”精度,都需要千万次的磨炼。匠人数据:入职“吉利”17年,通过技术改造创新为公司节约成本上亿元,完成吉利汽车第一款纯电动新能源车型240余副模具开发,创造经济价值3000余万元。

QQ截图20191217172557.png

陆荣良在工作。

  记者张浩呈报道一“丝”有多长?在长度单位换算中,100丝等于1毫米,一根头发也才不过6-7丝。

  做出误差在“丝”级别的产品,陆荣良用了28个年头。在陆荣良的眼中,每一件模具都是一件艺术品,需要精心雕琢,每向前推进一“丝”精度,都需要千万次的磨炼。

  老实,是见到陆荣良的第一印象。整齐的着装,一丝不苟的发型,端正的坐姿……一切都在写着两个字:严谨,而这正是模具工所需要的品质。

  今年是陆荣良进入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的第17个年头,也是他从事模具制造和维修行业的第28个年头。

  1991年,陆荣良高中毕业后,进入老家江苏仪征的一家汽车制造厂,从事模具制造。上世纪90年代初的模具行业没有数控技术,一切只能依靠双手来完成。在没有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情况下,就必须在“锯、锉、钻”这些基本功上下苦功,手上厚实的茧子都是当年练功留下的印记。“干我们这一行,手上磨出泡是家常便饭,严重的时候吃饭连筷子都握不住。”

  正是这段时间的积累,练就了陆荣良扎实的基本功,靠着一股子韧劲,陆荣良不仅很快入了“门道”,技艺也越来越精湛。“开始的时候手经常被砸出血,后来闭着眼睛都不会打到手。”陆荣良说。

  2002年,陆荣良跳槽到“吉利”,从事模具维修改善与保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