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金属加工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端访问 > “欧洲电池”拟“充电”中国——专访挪威石油与能源部国务秘书Rikard Gaarder Knutse

“欧洲电池”拟“充电”中国——专访挪威石油与能源部国务秘书Rikard Gaarder Knutse

http://www.b2b.hc360.com 中国金属加工网 信息来源:Author发布时间:2020年08月17日浏览:12632

  在欧洲,挪威被称为“欧洲电池”。这个北欧国家拥有欧洲清洁能源中最大份额的电力储备,而排放量则长期处于最低。

  11月1日,挪威石油与能源部国务秘书Rikard Gaarder Knutsen在挪威亚洲商业峰会上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他看好并期待中挪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以及技术研发领域合作的前景,并表达与中国企业共享技术以及解决方案的愿望。

1150.jpg

  1

  灵活的供电系统

  挪威的发展离不开其丰富的资源禀赋,及其对自然资源高效、清洁的开发利用。

  资料显示,挪威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却同时拥有接近100%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挪威三面环海,多山地、湖泊和瀑布,水电资源极其丰富,在该国发电总量中,大约有98%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主要为水电)。

  Rikard Gaarder Knutsen告诉记者,挪威水电系统的一大特色是高存储容量。挪威拥有欧洲一半的水库存储能力,而挪威超过75%的水电生产能力是灵活的。可以根据需要以低成本快速增加和减少产量。

  “这很重要,因为电力系统中必须在生产和消耗之间保持平衡。特别随着风能和太阳能间歇性生产技术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其余部分提供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能源合作方面,挪威与欧盟成员国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根据Rikard Gaarder Knutsen介绍,挪威的电力供应链覆盖整个欧洲。“与其他国家的电力系统相互整合,加之挪威水电生产的优势,使得挪威的供电系统非常灵活,这减少了在季节和年之间生产波动的脆弱性”。

  2

  期待更多合作

  中国、挪威两国在环境领域合作已持续20余年。中国的能源转型,让挪威看到更多合作机会。

  “中国能够带动能源改革,将使全球受益。挪威拥有丰富的能源开发经验,挪威在水力发电行业的许多公司正与中国的公司合作。我认为,挪威能够为中国工业建设提供更多服务,特别是在可再生领域。”Rikard Gaarder Knutsen表示。

  挪威同样也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生产国。Rikard Gaarder Knutsen表示,多年来,这一行业对挪威来说同样非常重要,目前,这一行业的发展重心集中于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开发。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是世界石油巨头之一,对挪威经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2018年,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将名字从“Statoil”更改为“Equinor”,代表生态的“E”,印证其向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战略转变。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已经投资了很多绿色能源项目,尤其是海上风电项目。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特别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正不断加强合作。

  北京时间9月25日下午,国家电投下属公司中电国际(CPIH)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在北京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共同开发中欧海上风电。

  “挪威与中国在能源领域还有很多可共享的经验,我们期待与中国公司分享经验并进行更多合作。”Rikard Gaarder Knutsen表示。

  挪威是一个富裕但体量小的经济体,而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者之间的经贸往来有更多发展空间。

  据挪威统计局统计,2018年,挪威与中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额为112亿美元,增加9.5%。

  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也出现积极进展。截至2019年9月,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经进行至第十六轮。双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投资、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环境、法律议题、争端解决、竞争政策、政府采购、电子商务、机构条款等相关议题展开磋商。

  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为中国、挪威两国商贸往来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Rikard Gaarder Knutsen对第二届进博会的召开表示极大支持。他表示,进博会创造了很好的机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汇聚在一起。诸如能源转型这样的事无法由单个国家解决,必须通力合作,共享技术以及解决方案。

  今年,挪威食品、农业以及医疗设备企业积极参与进博会,Rikard Gaarder Knutsen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能源企业参与进博会,深度参与中国市场。


分享到:0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 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共0条)】

  • 还可输入(1000个字符)
  •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中国金属加工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精华访谈

菲尼克斯电气顾建党:赋能全电气社会,为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2020年,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发布了“赋能全电气社会”的战略,请您谈谈相关[更多]

历经疫情大考,深圳科卫如何成为国内服务机器人产业“后起之秀”?

疫情期间,由于线下面对面服务大幅减少,智能接待、无人配送、无人零售等需求[更多]

专访科聪王文伟:专注导航控制系统,科聪抓住行业机遇引领突破

近几年,移动机器人市场始终火热,这与行业内部的技术革新与成本下降有着直接关[更多]

施耐德电气徐韶峰:布局"双碳",绿色能源管理应对新型电力系统三大挑战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更多]

苏学成:我是怎么走上机器人研究之路的?

​从1986年起,至2008年退休,几十年来,我一直是搞机器人的。对于我们这类学[更多]